发表时间: 2017-06-11 16:26:31
浏览:
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。而与此同时,经济和工业的狂飙式发展,使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,自来水水源的污染首当其冲。目前市面上的净水器产品的核心滤膜分为两种超滤或纳滤膜。
超滤原理也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,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,在外界推动力(压力)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、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,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。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为3x10000—1x10000的物质。当被处理水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,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300—500的溶质透过膜,而大于膜孔的微粒、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,从而使水得到净化。也就是说,当水通过超滤膜后,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,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。
它的过滤精度在0.1~0.01微米,比起微滤来还能够过滤掉细菌,但对水垢、病毒、重金属、氟化物等更小的有害物质依然无能为力。
纳滤膜在其分离应用中表现出下列显著特征:
一、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,为150-2000g/mol;
二、纳滤膜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,因为它的表面分离层是由聚电解质所构成,对离子有静电相互作用。
三、超低压大通量,即在超低压下(0.1Mpa)仍能工作,并有较大的通量。纳滤膜分离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,无需加热,无相转变,不会破坏生物活性,不会改变风味、香味,因而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饮用水的制备和食品、医药、生物工程、污染治理等行业中的各种分离和浓缩提纯过程。
纳滤目前主流的过滤方式之一,因其过滤精度达到纳米级(0.001微米左右)而得名,这一过滤技术已经能够将部分病毒、重金属、有机污染物、水垢较为彻底的过滤掉。但对氟化物等直径小于纳米级的颗粒依然无法有效过滤。
而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是RO反渗透膜,其孔径小至纳米级(1纳米=10-9米),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一,肉眼无法看到,细菌、病毒是它的5000倍。在一定的压力下,只有水分子可以挤过膜。而源水中的无机盐、重金属离子、有机物、胶体、细菌、病毒杂质无法通过RO膜,从而滤出真正的直饮水,没有任何杂质。RO机的产水相对于桶装水或瓶装水更健康更安全,可以直接生饮也可以烧开喝。
欧迪净水产品在外观、结构、滤芯等多方面进行全新升级,科技与智能,机器材质、配置均达到一流水平,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最优质的饮用水,最便捷的操作体验。